一场世界机器人大会,一档名为《机智过人》的现象级综艺,让沉寂已久的机器人市场再次热闹了起来。且不同于前几年“雷声大雨点小”的概念游戏,商业落地开始成为机器人市场的主旋律。
随着人工智能热浪的滚滚袭来,机器人市场的爆红是意料之中的。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通用技术诞生后,催化出了一连串的创新应用,当人工智能也成为通用技术的时候,势必会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或许就是人类最为直接的欲望。
只不过,《西部世界》、《机器公敌》、《机械姬》等描绘的场景还太过遥远,眼前的机器人还需要走好商业化的第一步。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抛开“机器人”在科普界的概念不谈,这几年确实有很多投身机器人的企业出现,不乏已经上市的科技巨头,也有一大批雨后春笋版出现的初创公司。但聚焦到机器人商业化的视角上,看到的却是两种景象:一边是一轮轮热闹的新品发布潮,一边是迟疑、唱衰和感叹。
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就有16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亮相,医疗机器人、投篮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等,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机器人产业的冰山一角。更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2017年产业规模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87.4亿美元。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国内和机器人相关的融资多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金额也普遍在千万元以下,诸如优必选之类的独角兽仍然寥寥无几。这些小规模的资金或许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完成早期研发,距离量产和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排除半路夭折的可能。事实却也如此,2014年含着软银这个“金钥匙”诞生的Pepper,依靠语音识别、关节活动等迅速成为标志性产品,可到了2017年3月份就已经资不抵债。
优点科技CEO刘江峰曾一阵见血地指出:“现在卖得最多的家用机器人,基本上采用近似于传销、微商的模式,用户黏性不高,我觉得不会持久。”产业端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吸引到理性的资本方,就连销量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也大多是用机器人的概念忽悠消费者,我想症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1、机器人是玩具还是工具?在2018年机器人大会前夕的机器人博览会上,有一个看起来有些恐怖的数据:推出教育类机器人的公司数占了全部服务机器人参展商的三分之一。这些教育机器人大多有着类人的外形,搭载了成熟的语音识别方案,然后完成某种指定的功能,比如幼儿的语言教育,比如青少年STEAM编程,可如果坐下来体验几分钟,会发现远没有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好用。无疑揭示了当前服务机器人的现状:机器人扮演的仍是玩具角色,不免有些鸡肋。
2、“场景化”被过渡消费。投身机器人事业的傅盛曾在自家发布会上公开diss同行们:“现在大量曝光的机器人产品,要么造价昂贵、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要么就是作秀,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根本达不到它们所展示的惊人的水平。”可场景化就当真是出路吗?一个连多轮对话都无法实现了陪伴型机器人,未免有收智商税的嫌疑,拿到了所谓的场景红利,却无法满足深层次的需求。
3、高估了消费者的热情。即便是看起来距离商业化最近的猎豹,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的售依旧高达9999元,核心部件无外乎类人的显示器和语音对话解决方案,瞄准的只是少部分“人傻钱多”的消费者。究其根本,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用户想要的是科幻电影中的体验,机器人的布道者们却大谈情怀和梦想,把消费者的热情无限高估,销量低迷将是大概率事件。
To C、To B还是To G?
这里没有唱衰机器人产业或者某位梦想家的意思,而是对“机器人”价值的重新思考:大多数人的机器人情愫来自于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是出色的生产力工具,和智能手机之类的消费品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可很多尝试将机器人商业化的企业仍在继续智能手机的打法,试图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加速商业化落地。这种思路是否正确,现有的三类商业模式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类:To C类企业。艾媒咨询不久前发布了《2018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诸如机器狗、扫地机器人、割草机等一类的家用机器人开始流行起来。
按照大多数科幻小说描述的场景,并不否认家庭机器人潜在的市场空间,只是需要解决两个前提:一个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进步,机器人能够完成的不是扫地、割草等机械动作,还可以整理衣柜、冲咖啡等等;另一个是语音交互的不断迭代,进行相对自然的语音沟通。考虑到百度、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模仿人类打电话,自然交互维度上的进化似乎不太遥远。
可就现状而言,大多数To C类企业是把百度、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进行二次包装,不温不火的背后并非没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