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之下 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增反降

 机器人资讯     |      2020-05-21

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热闹非凡。

展区内,国产与外资机器人同台亮相,机器人应用场景令人眼花缭乱,专程赶来的参观者摩肩接踵。

这的确是个热闹的产业。过去5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平均增长率接近30%。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87.4亿美元,约占全球1/3。

被外资抢去的“蛋糕”

中国电子学会刚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称,国产机器人在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领域已达国际领先。

“国产机器人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总体上还有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国产服务机器人与国外起步时间相当,赢得较多发展机会。而在目前占市场主流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内起步晚,差距比较明显。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艾家瑞(Karel Eloot)在大会演讲中称,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只有10—15年历史,过去大多数机器人技术由跨国企业供应,国产机器人只占不到5%的份额。

从市场份额不及5%到2017年工业机器人占比26.8%,国产机器人已然取得重要进展。但随着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飞速增长,守着“蛋糕”的国产机器人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竞争。

仍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介绍,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14.1万台。其中,国产机器人销售3.78万台,同比增长29.8%;而外资机器人销售10.3万台,同比增速高达71.9%。

外资机器人正加速占领中国市场,2017年以来,外资机器人也在中国市场展开了密集布局。去年7月,日本安川机器人投资4500万美元在江苏省常州启动工厂二期项目开工;瑞士ABB公司也宣布2017年内在中国重庆开设被称为“应用中心”的大规模销售和服务基地;长盈精密与安川去年宣布成立机器人合资公司,开发最新一代小型六轴工业机器人,合资公司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2018年3月,美的集团宣布与库卡集团成立3家合资公司,并新建机器人生产基地。

国产机器人的供需矛盾

原因还得从自身找起。

赵杰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国产机器人性能与国内产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矛盾。

“目前很多国产机器人,只能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不太高的领域。而中高端市场对机器人性能要求严格。”赵杰分析,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30%,剩余超过70%的份额,大多是中高端市场,也正是被外资机器人占领的市场。

“中国目前有800多家机器人公司,但大多数公司的重点是做系统集成,没有自己的产品原型,也没有非常复杂的产品解决方案。”艾家瑞称,目前中国只持有不到1%的工业机器人专利,市场份额也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现在国产机器人行业存在一个怪圈,就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赵杰说,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对方抬高价格;销售产品时,又陷入价格战。他认为,国产机器人亟须走出低水平重复的局面,瞄准中高端市场。

低价策略并没有让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扩大,业绩翻番!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17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下降至不到27%,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遭遇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7年外资机器人销量为10.3万台,国产机器人增速相对滞后。

整理了机器人产业链部分相关企业的2018年前半年业绩预告, 18家企业实现业绩同向上升的态势,其中有望实现翻番增长的企业包括京山轻机、三丰智能、南通锻压、山河智能。沈阳机床有望实现扭亏为盈。华昌达、智慧松德、楚天科技、慈星股份、长盈精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利下降,华中数控、大富科技、锐奇股份、向日葵需面对业绩亏损的局面。

谈工业机器人价格战至今仍觉得是市场策略,觉得是理性行为的企业,那是饮鸩止渴,自我安慰!一些媒体也鼓吹靠低价竞争来换取市场,这种策略估计要将多少企业带进沟里!

国产机器人发展模式非常多,有先做技术的,也有低价走量的,有发展集成的。目前对国产机器人来说,已经开启“价格战”模式了,但是这种价格战,部分的厂家已经超出一个理性的范围,对于超低价格的竞争模式,各个企业有自己的发展思路,这跟企业的特点、背后的资本都有关。如果供应链体系不成熟,以牺牲利润为的价格战,是完全不合理的市场行为。

未来5年将大浪淘沙

“现在中国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生产出更为精密复杂的机器人。”艾家瑞直言。

这些年国产机器人行业一直在提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但赵杰说,不能简单认为,核心零部件取得突破,国产机器人产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