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智能机器人不只难在芯片,还有这些“卡脖子”难题

 机器人资讯     |      2020-09-25

  “机器人”(Robot)一词,最早出现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 1920年的作品《罗索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用以形容虚构的机器人角色。
 

造智能机器人不只难在芯片,还有这些“卡脖子”难题


 

  1954年,美国发明家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首度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至此,机器人正式进入工业领域。

 

  2017年10月26日,沙特政府正式授予机器人“索菲亚”(Sophia)国籍,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各界质疑声不断,但“网红”机器人吸睛的背后,代表了现代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更预示着AI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毋庸置疑的是,在机器人的发展史上,任何技术都难以逾越AI的地位和影响。

 

  如今,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正进入工厂、商场、饭店、交通枢纽、医疗、家居等我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提升便捷、高效的服务的同时,更带来了非比寻常的体验。

 

  然而,AI与机器人的融合到底产生了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随之产生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正面临怎么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要了解产业的发展,先要从读懂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开始。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所谓智能机器人,“智能”必然是核心。

 

  在融合AI技术之后,智能机器人也拥有了“思考”、“学习”的“大脑”,从而实现自主的认知和判断。除此之外,智能机器人还需要有感知能力、行动能力。

 

  简单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还应具备感知、认知、决策以及执行等基本能力。

 

  这正符合AI的核心要素,可见智能机器人就是AI落地的最佳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与传统自动化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机器人的优势也相当明显。

 

  例如,借助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AI技术,让机器人的感官能力从“感觉”提升为“感知”;认知能力从被动的“调度知识”升级为主动的学习并“获取知识”;决策能力也从 “按照指令”也变为“自动决策”。

 

  所以,只有具备AI技术,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智能机器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机器人并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仍然是一个实体的形式,需要落地。因此,类似于虚拟助手、在线客服、智能音箱等形式缺乏实体或行动能力,均不在智能机器人的范畴之内。

 

  全球:产业链错综复杂、AI渐成核心

 

  一直以来,机器人产业链错综复杂,不仅涉及机电一体化、数字化等不同领域,而且应用范围遍及制造业各个细分领域,更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相似,产业链从上游的核心零配件到中游的本体制造,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在引入AI技术后,位于下游的系统集成中的戏份被大大增加。其中,AI系统软件中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操作系统,依旧被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基础层和技术层包含底层的计算平台和核心技术,而应用层面向的则是各个细分应用场景。例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行业专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又分为家用和商用两大部分。

 

  由此可见,智能机器人在原有核心零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AI系统。作为整台机器人的“大脑”,赋予机器人更近似于人的感知、认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并且,AI系统还针对每一个应用场景,实现全面的部署和优化,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由于机器人结构的复杂,AI系统还需要与其他部件和零配件进行协同和配合,才能带动这样一个复杂且精密的“庞然大物”。

 

  但是,AI成为智能机器人产业核心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